在貝蓋河低語、巴納特呼吸的地方
在巴納特的心臟地帶,距離貝爾格勒約70公里的地方,坐落著茲雷尼寧——一座更改過多次名稱,卻從未改變其靈魂的城市。它曾被稱為貝奇凱雷克(Bečkerek)、大貝奇凱雷克(Veliki Bečkerek)、彼得羅夫格勒(Petrovgrad),而自1946年起被命名為茲雷尼寧。每一個名字都在城市的歷史蛋糕中留下了一層印記,構築出一座能夠優雅融合過去與現在的城市。在貝蓋河畔,四周環繞著無邊無際的平原,茲雷尼寧散發著北方的寧靜、麥香與美好生活的氣息。
城市的心臟與有分寸的人們
市中心擁有華麗的市政廳與聖約翰·內波穆克大教堂,展示了不同風格與時代在此交匯的痕跡。巴洛克、新藝術與新古典主義在樹蔭大道下低聲交談。茲雷尼寧的居民是真正的巴納特人——開朗、風趣、熱情好客,他們的生活節奏緩慢,卻充滿品味與節制。在貝蓋河的橋上與河岸邊,生活緩緩流動:漁夫、騎行者與漫步者都按自己的節奏前行,彷彿在說:「在這片平原上,無需匆忙,一切都恰到好處。」
茲雷尼寧是一座劇院有靈魂、節慶有傳統的城市。塞爾維亞最古老的劇院之一——「托沙·約萬諾維奇國家劇院」,至今仍座無虛席;而每年舉辦的「啤酒節」則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,在音樂會、精釀啤酒與當地美食的歡樂氛圍中共度時光。夏季的音樂節、展覽與民族市集,讓茲雷尼寧全年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律動。正因為這豐富的文化生活,茲雷尼寧被評選為2025年塞爾維亞國家文化之城——這份榮譽證明了它在塞爾維亞文化版圖上的重要地位。
文化與節慶的靈魂
巴納特的滋味與平原的寧靜
魚湯與辣燉菜承載著貝蓋河的靈魂,旁邊總少不了一杯啤酒——因為在茲雷尼寧,啤酒不僅是飲品,更是一種尊重。僅幾公里之外便是察爾斯卡濕地自然保護區(Carska Bara),那裡為每一位訪客帶來心靈的平靜與難以忘懷的景色。因此,茲雷尼寧不是一座可匆匆而過的城市,而是一個需要在平原的節奏中細細體驗的地方——帶著微笑,懷抱如巴納特般寬廣的心。
*Translation powered by AI